有媒体记者近日在多地走访了解到,各地各部门单位等强化监督、加强教育,多举措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舌尖上的节约”正成为百姓在外餐饮消费新风尚。不过,公务接待、自助餐食等餐饮浪费情况仍较为突出,“面子”问题是造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近,各地各单位纷纷出台举措,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比如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积极推行小份菜,把握顾客点餐量;一些学校倡议新生加入“光盘行动”,“光盘印章”受到学生欢迎,“舌尖上的节约”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但制止餐饮浪费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情,不应该只是属于餐饮企业、校园等部分单位的热闹。从报道可知,公务接待似乎成了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路上的一个“坚固堡垒”,在政府机关单位,公务接待的餐饮浪费,依然非常严重。有媒体这样总结机关公务接待浪费现象:大鱼大肉一筷未动,整盘倒掉不打包。在反对餐饮浪费的疾风之下,公务接待依然“剩宴”难休,令人遗憾。

自中央推行“反四风”以来,公务接待中的浪费现象大大减少,但仍有一些机关单位、国企“顶风作案”,甚至变着法子公款吃喝、公款浪费,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着去饭店公款吃喝不敢了,单位食堂却成了“安全场所”,甚至完全成为任由自己掌握的小天地;二是,财务报销“拆东墙补西墙”,以各种名目掩盖超标的请客费用。此外,还有人通过让第三方私企请客躲避监管。

其实,关于公务接待,各地都设有相应标准,但标准设定是高是低,是否被严格执行,却又是另一回事。相关报道提到一个细节:某公职人员出差到某地,感慨当地接待餐太奢华,餐厅服务员却说,“只要总额不超标就没问题”。这或许暴露了一些地方公务接待的真相:虽然根据上级要求设定了接待标准,但这个标准却远远超出了实际需要,如此,标准就成了摆设。

这就要求,各地纪检部门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地公务接待标准,如果标准不符合中央精神的要求,有必要对其重新进行评估,并报请正规程序进行修改,避免因为标准设置过高而导致的公务接待浪费问题。

遏制公务接待浪费,同样需要扎紧篱笆的还有发票报销制度。发票报销是防止接待浪费的最关键一环,只要发票报销这一关守住了,违规公务接待就难有漏网之鱼。但发票报销上可做的手脚不少,除了以各种“分身术”、“障眼法”等方式虚开发票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单位难以对一把手形成制约,导致财务报销制度始终存在漏洞。

这就需要各地各单位部门严格落实发票报销制度,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将公务接待单位在餐饮企业开具的发票,当做重点检查的切入口,避免有人在发票报销上上下其手,任由违规滋生。

在今天,依然有单位在公务接待上大行浪费,这实在说不过去。而今年还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各国出现粮食危机隐忧,尽管中国粮食依然连年丰收,但也不能不未雨绸缪。这也要求,全社会都要形成一种节约粮食的氛围,共同拱卫国家粮食安全。

在新一轮反对粮食浪费行动开展一个多月后,各地公务接待浪费现象开始得到聚焦,那么,各地纪检监察部门也不妨以此对照,加强对各单位的日常巡视,一旦发现有人“顶风作案”,即坚决遏止,依规溯责,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