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文化和旅游复工复产复业情况及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直播时间:2020年09月27日 15:00 - 16:00
直播嘉宾: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张旭霞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主持工作):单钢新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张旭霞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文化和旅游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是我们今年举办的首场线下例行新闻发布会。还是在这个熟悉的发布厅,又看到很多熟悉的媒体朋友,看到大家平安健康,很亲切、很开心。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精神,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复业,取得显著成效。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工作,多位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精神,胡和平部长主持召开部长办公会和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判两节假日市场安全工作并作出动员部署。分管部领导和相关司局认真研究,制定落实方案,提出多项举措,向各地下发通知,对全国假日市场工作,特别是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制定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方案,报文化和旅游部备案,要求各景区制定疫情防控预案,报主管部门备案,还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旅游安全文明提示,开展实地检查。28日,也就是明天下午,文化和旅游部将再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部直属单位假日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对14家部直属开放单位和剧场进行安全大检查。今年假期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特别是市场安全、复工复产复业、文明旅游等都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将围绕以上两大方面,介绍“文化和旅游复工复产复业情况及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我们邀请到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单钢新、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资源开发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单钢新介绍资源开发领域复工复产复业及假期文化旅游和产品供给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单钢新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正如副主任张旭霞所说,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资源开发领域复工复产复业情况,以及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的有关情况。
一、关于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复工复产复业情况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的部署安排,资源开发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积极稳妥推进资源开发领域的复工复产复业,助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景区有序开放。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旅游消费的重要载体,更是推进市场恢复振兴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2万多家,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人左右,对稳定旅游产业链中各要素的就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做好景区的复工复产复业,我们制定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暑期的旅游旺季来临之前,我们在指导各地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将旅游景区的接待游客量从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整到了50%。近期为了适应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游览和景区接待需求,又再次调整至75%。目前,各地景区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正在深入推进实施预约制度,通过现代科技不断提升景区的服务管理水平。
二是推动乡村旅游复苏发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相关部门印发文件,将乡村旅游作为率先开放和重点恢复的领域。我们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的通知》,出台做好对接政策服务、加快基建进度、推出新产品新线路等八条措施,积极引导地方加快乡村旅游恢复振兴。我们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业银行的合作,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力度。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在10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发放贷款达150亿元,比年初增长16.9%;在县域的旅游贷款了784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0.3%,特别向大家报告的是,其中在“三州三区”地区投放的旅游贷款今年达了34.3亿元,较年初增长了44.3%。今年已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又明确提出,国家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和动力。
三是抓好线上线下培训。为了使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等企业在暂停营业期间做到停业不停工、线下转线上,稳定从业人员队伍和信心,自2月开始,我们陆续推出了红色旅游“云课堂”“乡村旅游面对面”、旅游景区公益“云课堂”“度假休闲大讲堂”等培训网课40多期,累计培训了90多万人次。近期,我们又先后启动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旅游景区、全域旅游、自驾游等线下的全国培训班,在努力为行业的复工复产复业储能蓄力。
从目前情况看,行业恢复发展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具体表现在:
旅游景区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环比增长158.7%;收入环比增长131.7%。第三季度,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去年同期的7成左右,一些地方旅游景区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在旅游度假区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环比增长247.7%;收入环比上涨144.6%。7—8月,全国旅游度假区全部恢复开放,接待人次和收入恢复到去年的九成左右。乡村旅游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环比增长106.3%;总收入环比增长148.8%。7—8月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都已恢复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水平,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还是乡村旅游的复工复产复业都是在有序推进,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助力市场恢复振兴。
二、关于国庆中秋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情况我们围绕国庆中秋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我们坚持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着力点,进一步丰富优质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努力让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我们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在广大游客的满意消费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业、助力建设国内大循环。有三方面情况:
一是针对旅游景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有序开放、预约旅游。除了常规预约之外,我们加快推动5A级景区实施分时预约制度,截至目前,除了部分开放式免票景区外,全国280家5A级旅游景区中已有264家景区建立实施了分时预约制度,占5A级景区总量的94%左右。“预约旅游、错峰旅游”,正在成为景区加强科学管理、提升游客体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是针对乡村旅游,重点做好提振信心和宣传推广。近期,文化和旅游部专门召开了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在甘肃兰州榆中县召开了一个现场工作会,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批6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名录。目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总数已经达到1000个,成为各地乡村旅游培育优质品牌、引领提质升级的主力军。近日,我们还集中向社会推出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特别要感谢广大媒体朋友们的广泛推送、报道以及支持,其实推出这些线路就是在国庆中秋来临之前向广大游客提供一些真正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去处,比如:甘肃推出的“黄河悠悠千年古镇之旅”、山东的“亲情沂蒙红色人文之旅”、湖北的“田园诗画丰收采摘之旅”等等,此次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类型也非常丰富,有以北京延庆“醉美花海之路”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型,也有以湖南常德“世外桃源怡然度假游”为代表的景区带动型,以江西婺源“最美田园古村”为代表的田园休闲型等多种类型。我们预计乡村旅游有可能在在“双节”期间,迎来新一波的旅游小高峰。
三是针对度假休闲旅游,重点做好产品供给与消费引导。当前,户外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日益旺盛。自驾游、房车游以小聚集、大空间的优势,赢得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这种出游方式。综合有关数据判断,此次国庆中秋小长假选择自驾出游的比例有望达到60%以上,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地都已成为自驾游的热点目的地。近日,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推出北京世园漫跑、千岛湖运动休闲之旅等19条国庆假期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并将联合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发布“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经典线路和路书。
此外,我们也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持续预热国庆中秋旅游市场。一是在线上,我们全面启动了“心灵四季 美丽中国”线上全国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设立“24节气相伴游中华”“乡村旅游”等话题活动,联合抖音、今日头条等开展“感受美丽家乡 发现户外精彩”专题推广。二是在线下,将会同中宣部于9月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启动“心灵四季 美丽中国”全国秋冬季旅游暨“新疆是个好地方”宣传推广活动,支持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和长江、黄河、长城推广联盟等开展跨区域主题推广活动,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旅游出行氛围,增强市场信心,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国庆中秋”假期即将到来,在此,我们也再次提醒大家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预约旅游,平安出游。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马峰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一手抓企业纾困,一手抓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恢复重振。在此我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产业发展司开展的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纾困政策。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及时研判疫情影响、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向中办、国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报送分析材料、提出政策建议,并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作,推动财政、税收、社保、金融等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将文化和旅游行业纳入支持重点。例如,在资金支持方面,联合财政部印发通知,允许各地调剂部分2020年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的旅游发展基金支出用途,重点用于支持中小微旅游企业贷款贴息;在减税降费方面,减免中小微企业增值税、延长困难企业亏损结转年限、阶段性免征中小微企业社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减免房租等政策均惠及文化和旅游行业,广大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从中受益;在金融扶持方面,我们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增1000亿元纾困复产贷款授信额度,疫情发生以来至8月末,工商银行已累计向文化和旅游行业投放近600亿元贷款。
二是指导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用足用好政策。我们及时印发文件、召开会议,传达部署中央层面相关政策,推动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例如,我们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就文化和旅游领域帮扶企业纾困、推动产业发展开展经验交流和进行工作部署,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及企业、机构等代表共计近4000人参加会议。针对人民银行新增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政策,第一时间印发《关于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做好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接争取支持,重点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小微企业。我们还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交流经验做法,讲解政策实操,组织指导各地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项目建设。疫情发生以来至6月末,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共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1期、发行规模246.31亿元。
三是引导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我们及时研判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趋势,并在3月份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发出“狠抓线上”的号召,激活数字消费,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为满足疫情期间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有力保障,也成为产业发展和促进消费的新亮点。我们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对培育数字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作出部署。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在线旅游平台、旅游景区纷纷推出云旅游项目,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天下,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和多彩文化。
下一步,产业发展司将继续全面贯彻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扩大内需、“六稳”“六保”等重大部署,统筹做好帮扶企业纾困和推动产业发展工作。既立足当前,聚焦企业纾困,推动政策落地,增强企业信心,促进产业复苏;也着眼长远,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推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业态新消费新模式,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李健
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数量多、企业类型多、从业人员多,加快推进行业复工复产复业,对于扩大消费、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意义重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我们一手抓文化和旅游市场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业。下面,我简要介绍两方面的情况:
一、复工复产复业情况。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们重点围绕“稳就业”“保市场主体”,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印发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修订了剧院等文化经营场所、旅行社企业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有序恢复省内游、跨省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和各类文化经营活动。目前,文化和旅游市场整体趋势向好,群众消费意愿增强,行业信心持续提振。
文化市场方面,线上线下双线推进。截至9月24日,全国共开放剧场1162家,占总数的53.87%。自5月12日恢复演出审批以来,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已累计审批营业性演出11638批次,为去年同期的77.43%。上网服务场所恢复营业7.91万家,复业率67.79%,部分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已恢复至去年同期八成左右。歌舞娱乐场所恢复营业4.81万家,复业率为94.23%;游艺娱乐场所恢复营业0.51万家,复业率为32.76%,头部连锁品牌企业复工率达九成以上。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市场逆势上扬。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表演经营单位营业收入达427.3亿元,同比增长34.11%;全国网络音乐经营单位营业收入达87.5亿元,同比增长18.88%。
旅游市场方面,跨省游和省内游同步发力。截至9月中旬,全国旅行社复业率已达75.72%,团队旅游业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40%左右;在线旅游企业订单显著增加,产品单价逐步恢复,业务总体恢复至去年同期四成左右;星级饭店业务加快恢复,恢复经营9421家,复业率达91%。
二、国庆中秋假日市场工作情况。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假期长达八天,对行业企业而言是一次“大利”,对管理部门而言则是一次“大考”。文化和旅游部对此高度重视,将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
一是加强假日市场工作的安排部署。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召开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落实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特别是旅游安全、市场监管等工作提前作出具体安排。
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假日期间,将继续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联动,配合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督促旅游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督检查。节前,文化和旅游部将派出6个工作组对各地落实假日市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节前和假日期间,还将对各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等情况持续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将督促指导各地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巡查检查,及时查处各类文化和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并充分发挥黑名单制度作用,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四是加强对行业态势的动态监测。将运用大数据、云服务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在线旅游企业和旅行社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掌握舆情信息,指导假日市场工作。
五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严格执行领导带班、重要岗位专人值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等制度,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依法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国庆节、中秋节假日市场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假期。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张旭霞
感谢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按照惯例还是请记者朋友们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国庆节、中秋节长假将至,多家媒体和旅游企业预测今年“十一”假期出游人数将大幅增加。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游客安全?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李健
今年的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假期长达8天。一方面,游客出游意愿高,市场复苏期待高;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风险也高。近期,中央领导同志对文化和旅游假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和督促各地全面研判形势,制定工作方案,抓好贯彻执行,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出游安全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党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旅游安全、市场管理工作,让广大游客出行旅游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在疫情防控方面。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复业。一是严格落实秋冬季疫情防控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文化和旅游企业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加强对已恢复经营活动的文化和旅游场所的监督指导,指导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企业、星级饭店、景区内演出场所等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二是推动疫情防控关口前移。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实际和工作特点,推出针对性疫情防控举措。指导A级旅游景区完善门票预约管理制度,推动“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指导市场主体强化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培训,严格上岗工作规范,加强健康监测管理,强化自主防控。做好文化和旅游场所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和流量控制等工作。
在出游安全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围绕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旅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一是加强旅游包车安全管理。指导旅行社选择符合条件、有资质的车辆和司机,签订规范租车协议,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二是做好重点场所安全工作。指导A级旅游景区加强出入口、健康码扫码区、重要游览点等关键节点管理,做好游客疏导、管控,防止人员瞬时聚集现象发生。重点对观光车、索道、缆车、游乐等设施设备开展自查,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指导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选择符合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商,与游客签订规范合同,鼓励游客购买意外保险。指导旅游饭店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餐饮安全。三是做好火灾风险防控工作。指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消防业务培训演练,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指导景区重点加强火源管控,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四是强化节庆活动安全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严格履行活动报批程序,抓好安全责任落实,确保活动安全有序。五是加大安全提示引导力度。连续多途径、多形式发布安全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擅自进入未开发或未开放的无人岛、保护区、水库、峡谷、海滩等区域活动。
中国旅游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9月12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和民宿工作现场会提出,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发挥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单钢新
今天是世界旅游日,今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就是“旅游与乡村发展”。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在甘肃省榆中县召开了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紧接着又会同农业农村部召开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在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我们将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纾困扶持政策,我们要指导乡村旅游行业主体用好用足这些措施,做好相关财税政策落实、支持乡村旅游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等工作。此外,我们还将联合中国农业银行研究开发普惠小微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产品,支持乡村旅游复苏振兴;研究出台《促进乡村民宿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各地乡村民宿发展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二是推动产品创新。在近期推出全国乡村旅游300条精品线路和10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基础上,我们聚焦疫后群众出游新需求,指导各地开发一批观光、亲子、康养、度假等项目,打造一批研学、体验、美食、夜游等产品;鼓励各地整合资源,推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网上预订、支付等功能,推动乡村旅游智慧供给,扩大“创意下乡”试点覆盖面,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出更多更具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
三是推进项目落地。今年以来,我们会同财务司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倾斜支持,共安排“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项目327个,目前已下达资金32亿元,数量和资金都占到今年文化旅游提升工程旅游项目总量的90%以上,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大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项目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深度打造“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加强“三区三州”旅游市场推广,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四是做好人才培训。近几年,我们已经通过线下培训班培训了8000多名乡村干部和旅游扶贫带头人。今年通过“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开展了35期直播课程,培训规模超过45万人次。下一步,我们将统筹线上线下资源,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为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文化和旅游行业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请问一下,文化和旅游部在发挥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作用、助力复工复产复业方面有哪些措施和考虑?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马峰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用好投融资政策、完善投融资服务,是我们应对疫情冲击、纾困帮扶企业的有力工作抓手。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不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全国各地积极推进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对接用好各类纾困惠企政策。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多次印发通知,组织各地争取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支持。5月份,我们组织举办了4000多人参加的线上培训,指导各地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各地积极行动,主动对接,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深化政银合作加大金融支持。今年3月25日,我们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新增1000亿元纾困复产专项授信额度。截至目前,专项授信已累计向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600多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帮助近1800家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在部行合作带动下,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当地合作金融机构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了专项信贷支持、专属信贷产品、贷款延期展期及费率优惠等一系列“定制”金融服务包。
三是积极举办各类投融资对接活动。疫情期间,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运用视频直播、云平台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方式举办多场投融资对接活动,为文化和旅游企业创造了便捷融资渠道。最近,江西省、山东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组织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纷纷拿出硬招、实招,激发文化和旅游投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四是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促进纾困复产。作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地区的北京市东城区、浙江省宁波市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一手抓创建创新,一手抓纾困复产,应对疫情行动快、措施实,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创新信贷产品、设立纾困基金、提供普惠服务等措施,累计支持了2000余家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并依托各类投融资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常态化、品牌化的投融资对接交流活动,建立多渠道、线上线下并举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辅导推介机制,做好产业项目服务,助力复工复产复业。
海南卫视记者
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恢复国内跨省团队游。请问国内旅游社复工复产情况如何?面临哪些困难压力?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哪些工作,推动旅游市场恢复?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李健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业务,全国已复工复产旅行社为29694家,占全国现有旅行社总量的75.72%。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实施精准帮扶、推进全面恢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发展。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督促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已经出台的各项纾困解难政策;二是研究制定差异化精准帮扶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助力企业扩大复工复产复业;三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旅行社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推动上网服务等行业转型升级,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四是及时动态调整行业管理政策,适时修订旅行社等疫情防控指南,督促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为市场全面恢复提供坚实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为行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业。当前,文化和旅游企业仍面临几个方面的困难。一是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全面恢复文化和旅游行业经营有较大影响。比如说,目前出入境旅游恢复时间还不确定,A级旅游景区仍在实施流量限制。二是文化和旅游企业多数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全面复业还需要一定过渡期。特别是旅行社企业,由于恢复跨省游的时间还不长,完全恢复经营业务还需要一段时间,复业成本和队伍稳定压力更为突出。三是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由于疫情期间消费习惯的改变,对疫情形势反复的担忧,消费者对参与线下旅游、娱乐等活动还有一定顾虑。
新华社记者
今年的国庆节、中秋节假期长达8天,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情况的好转,可以预见广大老百姓出游意愿强烈。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对假日旅游景区工作有哪些部署?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单钢新
今年国庆和中秋双节重叠,形成连续8天的黄金周长假,全国旅游景区将迎来一个旅游接待高峰。这既为旅游景区疫后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景区服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开放的要求,统筹做好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各项工作,我们按照“强化预警提示、开展督促检查、持续跟踪监测”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预约制度。实施门票预约制度,有利于提升游客游览体验,提升景区治理水平,是推动景区服务管理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指导各地进一步落实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将流量管控的关口前置,变被动的现场分流为主动的行前计划和引导,避免游客出行时间过于集中。通过实施“分时预约,能约尽约”的原则,改变传统的景区门票分销模式,推动门票预约成为旅游景区常态化的管理手段。
二是强化预警提示。我们积极借助有关网络预订和大数据平台,分析旅游景区门票预订情况,对全国旅游景区热度进行研判,对客流量较大的热点景区发出流量预警提示,并要求各地完善工作预案,指导旅游景区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疫情防控的需要,合理控制接待人数,及时发布流量信息和旅游提示,对景区入口、重要游览点等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严防人员瞬时聚集,并积极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景区外部游客疏导,提前做好人员分流。
三是开展督促检查。节前,我们已联合各地开展分级督查,主要检查各地重点A级旅游景区执行门票预约制度情况、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业情况以及落实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情况。通过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各地旅游景区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各项任务,通过持续提升景区服务管理水平,为迎接假日旅游高峰做好充分准备。
近日,我们印发了工作通知,对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各地正在加强对重点旅游景区的督促检查。接下来,我们将与地方各省市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假期旅游景区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景区开放实现安全、平稳、有序。
中国文化报记者
数字文旅产业成为疫情期间新热点新趋势,也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介绍一下文化和旅游部在培育文旅产业新型业态、促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安排。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马峰
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9月22日,总书记在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我们促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要遵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深入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互联网企业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消费智能化、便利化水平”的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把握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释放数字化对产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培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型业态,促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让文旅资源“活起来”。二是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上云、用数、赋智”,运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三是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和效益提升作用,丰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推动文旅产品上线上网,鼓励各类互联网平台开发文旅功能和产品,支持有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平台化拓展。四是构建数字文旅产业生态,打好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组合拳,用好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智慧旅游目的地。对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包容审慎、鼓励创新,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留足发展空间。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张旭霞
今天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许多关注和想了解的问题,之后可以继续保持沟通,我们很愿意为各位媒体朋友们提供更多的文化和旅游工作情况,也希望大家能为文化和旅游工作加强宣传报道力度,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在国庆中秋之际,借此机会祝各位媒体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节日快乐。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